在中国智能制造的浪潮下,美的电饭煲以科技创新为核心,30年来致力于“让更多人吃上好米饭”的初心,制定了行业第一个“五星好米饭”标准。今年恰逢美的电饭煲发展30载,新华网记者深入美的电饭煲超级工厂腹地,亲历了一场关于“一锅香甜五星好米饭”的科技探秘之旅,一起探秘陪伴中国家庭30年的美的电饭煲背后的智能制造和科技研发故事,感受国民品牌背后的硬核实力。
科研赋能,成就香甜“五星好米饭”
本次探访从美的全球创新中心启程,深度透视国民品牌背后的科研实力。自1994年首台智能电饭煲的诞生,美的便踏上了长达三十年的电饭煲创新征程,累计投资超1200万元建立健康美味研究实验室,是中国家电行业第一个获得国家评定机构cnas认可的营养实验室,研发人员硕博比例超80%。实验室还和中国农业大学、江南大学等业内尖端高校建立了联合实验室,与中国家电研究院、国家功能研究中心等国家权威机构建立了广泛深入的长期技术合作。
美的电饭煲的持续进化,不仅在于产品本身的技术突破,更在于其背后对大米特性的深度理解和应用。始于2010年的美的大米地图项目,历经15载的深耕细作,跨越了15000公里的华夏大地,精心收集了1000余种特色大米。每一种大米均历经逾千次的烹饪实验,科学探索在低海拔、极寒、高原等多种极端条件下的烹饪效果。此举,不仅绘制出行业首幅大米种类分布图,还构建了一个包含1400种米种的庞大烹饪数据库,提炼并归纳为八大米类烹饪曲线,实现了“一米一专属烹饪曲线”的精细化适配。让用户无论身在何方,都能轻松烹制出符合当地口味的五星好米饭,真正做到了科技赋能生活,让每一餐都成为味蕾的享受。
回顾美的电饭煲30年的历程,每一次产品迭代都是对“一碗好米饭”承诺的深化。从2002年自主研发ih电饭煲,树立行业标杆,同年获国家免检殊荣;到2004年,引入航天技术的“太空黑晶内胆”,变革行业标准。此后,美的持续突破,不断融合科技与食材,致力于为全球家庭提供香甜五星好米饭,让每一餐都充满温馨与幸福。
科技引领,美的赤炎电饭煲重塑烹饪艺术
美的电饭煲30年的创新传奇,在赤炎系列中达到了新的高峰。这款旗舰产品融合了前沿科技与匠心工艺,重新定义了烹饪米饭的标准。美的赤炎电饭煲内胆采用了行业领先的自动化一体冲压喷涂技术,历经43道严苛工序,锻造出钛金鼎釜,承诺十年不沾的品质保障。其核心亮点在于搭载了创新的美的赤炎双热源技术,彻底改变了传统底盘加热方式,实现了从底部到侧壁,乃至上盖的全方位包裹式立体ih加热,确保米饭的每一粒都能均匀受热,提升了米饭的整体口感。尤其是顶部赤炎上盖ih加热的创新,配合基于立体测温系统的自适应控温技术,上盖温度达131℃高温,有效蒸发上盖冷凝水,实现饭煲开盖0冷凝水的效果;再通过上盖高温使米饭的香气物质间发生美拉德增香反应,再次激发米饭香气生成,使整体香气相对于普通电饭煲提升389%以上。
美的赤炎双热源技术的突破,解码了米饭香甜的奥秘,让赤炎电饭煲不仅仅是一个烹饪工具,更是米饭风味与口感升级的魔术师。从ih技术革新到成品内胆,每一步都是工艺与科技的完美融合,成就了美的赤炎电饭煲耐用、健康的核心竞争力。
从研发到“质”造,严苛测试铸就信赖品质
在美的电饭煲的研发品质实验室,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对产品品质的极致追求与严谨态度。美的电饭煲研发品质实验室凭借国家与国际认可,引入军工级标准,确保产品安全可靠、智能耐用。
实验室依据广泛收集的用户数据,执行超190项严格测试标准,涵盖极端环境挑战与用户误操作场景,如高原测试、极端湿度的凝露试验、以及数万次的耐用性测试。比如开合盖测试,每款电饭煲要经过6-7万次的开盖测试,比很多国际大牌测试标准多一倍,相当于至少使用10年的情况,旨在确保电饭煲长达十年的无忧使用。此外,美的赤炎系列电饭煲采用的钢化玻璃面板,即使遭受高强度冲击仍能保持完好,显著优于普通玻璃,体现了美的对产品性能与安全的极致追求。
美的电饭煲深谙烹饪精髓,在电控实验室,通过精细烹饪曲线控制,解决米饭烹饪中的常见问题,如回流水影响口感,同时利用智能化动态调整加热策略,保障每一批米饭的品质。实验室内还进行盲选米饭均匀性测试,证明每一台电饭煲都能达到高标准、无夹生、口感均匀。
从硬件创新如精准控温上盖设计,到软件算法的自适应调整,美的全方位保障电饭煲在各种条件下的卓越表现,确保用户在任何环境下都能享受到香甜五星好米饭,体现其对品质承诺的坚守与科技实力,这也是美的电饭煲行业领先地位的重要支撑。
探访结束,但美的对卓越的追求永不止步。美的电饭煲不仅仅是一款厨房电器,它更是连接香甜五星好米饭与科技智慧的桥梁,是美的不断探索、持续创新的生动实践。未来,美的电饭煲将继续走在“智”造前列,用心倾听每一个家庭的声音,用科技的力量为人们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体验,为更多家庭带来香甜五星好米饭。
本文属于原创文章,如若转载,请注明来源:新华网走进美的电饭煲超级工厂,探秘五星好米饭的“智造”之路https://pad.zol.com.cn/873/8734877.html